发布日期:2018-11-08 |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puNACMnyNCnCoirf3Rwl3A 海洋生物泵固碳的强度和效率在某种程度上调控着大气CO2的浓度,而POC从真光层向深海的输送是海洋生物泵固碳的主要过程之一。因此,准确估算真光层POC输出效率对于了解海洋“生物泵”的固碳效率至关重要。由于实测数据覆盖范围小,且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与POC输出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在此次研究中,我们使用具有高时空覆盖率的卫星NPP产品,结合实测POC输出通量数据,分析南海北部真光层POC输出效率与NPP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采样前16天平均NPP的背景下,南海北部年平均POC输出效率陆架约为34%,海盆区约为24%。与全球海洋尺度的观测结果相似,陆架区POC输出效率随着NPP的增加得到加强。而在海盆区,随着NPP的增加,POC输出效率显著下降(图1)。通过陆架与海盆的系统比较有助于促进对热带边缘海POC输出调控机制的认识。 
图1:南海北部颗粒有机碳输出效率(EFin-situ)与初级生产力(NPP)的协同变化。(a)水深位于50-200m的陆架区;(b)水深大于200m的海盆区。
项目第二课题的博士生李腾为论文第一作者,白雁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文章发表于杂志Sustainability。
引用:Li, T., Bai, Y., He, X., Chen, X., Chen, C. T., Tao, B., Pan, D. & Zhang, X. (201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C Export Efficiency and Primary Production: Opposite on the Shelf and Basin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ustainability, 10(10), 36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