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信息  
 

依托部门:教育部   厦门市科技局

首席科学家:戴民汉  厦门大学

项目名称:南海碳循环过程、机理及其全球意义

起止年限201511-2019831

项目编号2015CB954000

本项目针对 碳氮循环及脆弱生态系统安全阈值研究 这一指南方向,围绕边缘海碳循环过程与机理这一海洋碳循环研究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基于厚实的前期工作基础,开展和深化南海碳循环研究。通过河流主控型陆架( River-Dominated Margin, RioMar )和大洋主控型边缘海( Ocean-Dominated Margin, OceMar )的比较研究 , 系统揭示南海碳循环过程及其物理 - 生物地球化学调控机制,探讨其全球意义,进而构架边缘海碳循环的理论框架及解析方法。
碳循环是地球气候系统的调控因素,其中,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全球变化科学前沿领域。而边缘海碳循环既受陆地影响,又与大洋关联,是海洋碳循环研究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目前,边缘海 CO2 通量的研究尚不能提供足够精确的信息用以预测气候变化。
过去 10 年内,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边缘海碳循环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区域性 CO2 通量观测,显著提升了全球边缘海海 - 气界面 CO2 通量评估的准确度。基于已有数据的集成分析显示,目前在全球尺度上边缘海呈现为大气 CO2 的汇 [6] ;但是,各边缘海系统之间差异巨大,有些是汇,有些是源,且源汇格局的变化也可发生在同一系统的不同时间尺度上。时至今日,学术界依然不能清晰地回答为什么有些边缘海系统是碳汇,而有些是碳源,究其原因正是对控制边缘海碳循环的主要过程和关键机理尚有诸多不明之处。
项目围绕南海 源汇格局 - 调控机理 - 变化趋势 这一核心主题,拟以南海北部陆架和南海盆地分别代表 RioMar OceMar ,着眼海 - CO2 通量,通过比较研究,系统揭示南海碳循环的关键过程和机理,梳理南海碳循环的特性与共性,揭示其全球意义。
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本项目设置 4 个课题,即:
课题 1 :南海 CO2 源汇格局及其主要生物地球化学调控
课题 2 :浮游植物固碳及其对南海碳循环的调控机制
课题 3 :有机碳的生物再循环、输出及其与氮、硅等生源要素的耦合
课题 4 :南海碳循环的动力调控、模拟与变化趋势
 
 
┊ 首页  ┊ 937计划  ┊ 项目简介  ┊ 支撑条件  ┊ 研究进展  ┊ 研究成果  ┊ 图文共享  ┊ 友情链接  ┊ 下载中心  ┊ 管理员信箱:melweb@xmu.edu.cn  ┊

版权所有 © 联系地址: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973办公室   邮编:361005     联系电话:0592-2186029     传真:0592-2184101 

您是第    位访客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