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08-15 |
2016年7月27日,由戴民汉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南海碳循环过程、机理及其全球意义”(2015CB954000/CHOICE-C II)的中期总结会于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2 楼3 号会议室举行。与会人员主要包括中期总结评审专家委员会全体成员(见下表)、各课题负责人及科研骨干等。 参加项目中期总结会议的评审专家在认真审阅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听取课题负责人汇报(汇报25分钟、答辩10分钟)的基础上,对各课题的工作状态和研究前景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评议,并对下一步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中期总结报告修改、突出成果总结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本项目执行近两年以来,总体进展良好,状态颇佳,为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项目对历史资料开展了深入集成分析,并开展了大量的方法和技术的创新研究、现场和实验室的工作、遥感算法和数值模式的开发和研究工作;项目深入贯穿RioMar与OceMar的比较研究思路,组织完成南海北部夏季航次和珠江口航次各一次,并充分利用共享航次机会完成南海陆架与海盆的过渡区,即陆坡的过程航次一次,新获取了大量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项目在南海碳的源汇格局及其调控过程、生物泵结构、碳循环的动力调控等方面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通过解剖南海碳循环这一“麻雀”和比较世界典型OceMar和RioMar系统碳通量、过程及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调控机制,构架边缘海碳循环的理论框架及解析方法,探讨其在其他边缘海的适用性,将我国碳循环研究的着眼点拓展到全球,可望成为世界边缘海碳循环研究的范例。项目的进展在中期总结会议中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姓 名
|
单 位
|
职称/ 职务
|
专家组
|
胡敦欣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员、院士
|
项目外同行专家
|
高会旺
|
中国海洋大学
|
教授
|
项目外同行专家
|
贾国东
|
同济大学
|
教授
|
项目外同行专家
|
唐启升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
研究员、院士
|
项目外同行专家
|
田纪伟
|
中国海洋大学
|
教授
|
项目外同行专家
|
王旭晨
|
中国海洋大学
|
教授
|
项目外同行专家
|
韦刚健
|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
研究员
|
项目外同行专家
|
严晓海
|
厦门大学
|
教授
|
项目外同行专家
|
张劲
|
日本富山大学
|
教授
|
项目外同行专家
|
赵美训
|
中国海洋大学
|
教授
|
项目专家组
|
周朦
|
上海交通大学
|
教授
|
项目专家组
|
朱永官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研究员
|
项目外同行专家
|
|
|
|
|